服务热线: 0755-83285940
质量奖专栏 Products
Products 质量奖专栏

2015年度深圳市市长质量奖(鼓励奖)案例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负极及炭系新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拥有正、负极材料完整产业链,创建全球业内首家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所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掌握全球业内最先进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产品技术,是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钛酸锂负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家标准制定单位。

  目前拥有超过200人的研发团队,创造了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球形化技术,新型分级等11项核心技术,生产技术和科研实力,完全能够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向全球排名前10名的锂离子电池公司供货,并成为他们的主要供应商。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公司在中国几大区域形成了东北、华北、华南三大产业基地,每个基地都能同时完成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全流程、全产业链的完整加工,品质可控、成本最优,同时可以化解任何不可抗力引起的供货风险。公司具备垂直的全产业链及研发与创新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多年聚集的内在软实力,这些形成公司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不满足于产业链的优势,公司建造的业内首条负极材料全自动化生产线,在制造过程中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及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分析测试中心获得CNAS17025国家实验室认证,导入了SPC制程监控系统,实现了高效的流程化运作与管理。

  2010年开始,公司推行TQM与六西格玛管理,从专业知识培训、QCC活动、定期汇报等推动持续改善及品质意识提升;利用TQM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强大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流程管理品质,以“零缺陷”的品质战略目标为追求,带动品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并获得国际知名企业三星、松下、索尼的“制造革新金奖”、“最优供应商”、“成本金奖”、“品质贡献奖”等荣誉。

  持续创新是深圳贝特瑞持续突破、迈向卓越的不竭动力,坚持不懈自主创新的历程,是不断创新超越自己、超越历史的历程。贝特瑞创建了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以差异化、独特性、创唯一作为新产品开发战略,以“自主创新、与客户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共同创新”的“三驾创新马车”为动力,按照公司战略规划中新产品开发推进和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发展指导方针“提升集成创新体系能力,不断满足客户需求,追求技术持续领先,实现重点领域突破”的要求,进行研发创新,以创造需求、引领未来为己任,力求在3-5年内创造具有颠覆性的新产品,掌握行业话语权。

  一、创新主导战略

  为了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最终实现“引领未来”的市场霸主地位,公司把自主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中心环节。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加快建立了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激励体系,并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的产品开发方向和产业链布局作出根本性战略部署。

  1、产品及知识产权创新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锂电池全体系材料开发:包含“高能量密度、高倍率、低膨胀、长循环石墨负极,高首效SiOx、高容量,长循环Si系负极及高安全性的LTO等新型负极材料”、“LFP及高镍正极等电池正极材料”及导电添加剂、水性粘结剂等锂电池用材料的开发布局,拟实现多项产品的“国内第一、全球领先”水平。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在11项核心技术方面均获得自主的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数量达200项,授权77项,其中韩国专利4项,日本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另申请PCT10项;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三项国家标准制定、颁布实施;公司有5项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3项产品获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证书,2项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新产品经第三方机构认证,其中3项产品认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2、产业链创新

  公司积极在产业链上的进行创新及布局,成功打造了三条价值产业链,分别为:① “价格安定、全程品质可控、持续降低成本”的天然石墨产业链,从选矿采用浓密机闭路式循环管道,水、浮选剂循环使用,深加工采用全封闭管道,打造绿色节能的行业新标杆;②“高性价比”的人造石墨产业链;③具有“资源保障”和“前瞻性布局”优势的正极材料产业链,从废旧电池回收,完整的循环经济垂直产业链。

  二、聚焦客户,协同创新

  作为新能源材料专业化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国际大公司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当前技术发展方向。公司通过卓越的产品和高效服务,以满足并创造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提升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依赖度为目标,建立了公司的聚焦客户、快速反应,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协同创新机制。

  1、满足需求,协同创新

  公司的客户服务理念分为三个阶段:满足客户、创造需求、引领未来。通过针对售前、售中、售后的聚焦客户服务获取和分析客户的现实需求、潜在需求、未来需求,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创造和引领。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公司亦通过互联网建立了三个平台:“业务平台”、“技术平台”、“高层平台”。通过三个平台将行业、社会、客户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引进他人智慧,理解用户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2、创造需求,引领未来

  改变行业游戏规则,同时成为LG、三星、松下、索尼等客户的最大负极材料供应商。因相互竞争激烈,全球最大的四家客户都有自身匹配的不同的供货商,以实现其自身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被客户认同的诚信”、“提供独特的竞争力”等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优势,打破原有规则,成为全球前十大锂电池客户的主要负极材料供应商。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①中国是天然石墨全球最大的资源储备国,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为全球提供非常廉价的资源初级产品,附加值很低。贝特瑞打破日本在石墨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通过领先的技术、先进的装备、全产业链打造,不断提升石墨资源的附加价值,并不断利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实现锂电池更加亲民化,不断拉近新能源汽车与国民的距离。

  ②石墨烯作为一个热点产品,贝特瑞不仅利用技术优势获得石墨烯专利技术,并生产石墨。同时,贝特瑞已经成功将石墨烯导入到产品中,发挥出石墨烯相对于普通石墨巨大的优势。通过石墨烯的导入,贝特瑞可以实现电池更快速的充电、更好的低温性能、更好的安全性能。目前,贝特瑞已经帮助客户实现下一代高功率电池的开发。

  ③下一代锂电池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硅”。公司发现现有体系锂电池能量密度难以实现电动汽车更长续航里程的要求。为引领行业,创造需求,公司通过巨大的研发投入,积极开发锂电池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硅负极,率先成功开发SiCSiO高容量负极(比现有材料容量提升4-5倍),并成功帮助三星、LG、松下等客户实现更好容量的需求,且产品具有领先性。

  三、搭建共同创新平台

  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下设基础研发、新型正极材料开发、新型负极材料开发、分析检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开发、新产品中试量产开发6大中心,致力于锂离子电池先进材料、纳米新材料、后锂电新材料及航空、航天、核工业领域等先端材料开发。院内拥有可用于材料研究、品质监控、应用研发方向一流尖端的分析检测设备,跨领域的领军人才为梦想聚集,打造全球业内最具影响力的研发与产业化平台。研究院拥有研发人员161人,其中博士17位(5位拥有海外学习、科研经历),硕士38位。目前全院还在不断完善人才结构,持续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壮大团队,预计2020年全院研发人员达到500人。

  1、产学研创新平台

  贝特瑞本着“开放、创新”的理念,与国际一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协议,构建了一套共同开发体制,与客户、客户的客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发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xEVESS产业发展。同时,公司根据战略发展需要,与香港科技大学、深圳清华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一流学府、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材料及产品性能试验研究及交流。如: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究高比能量和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与深圳清华研究院合作研究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究高性能杂元素掺杂硅等。

  同时,公司积极与香港城市大学、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吸收学术界的尖端创新成果,以将其向社会价值化转化,以确保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例如,与中科院北化所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与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杨裕生院士共建“广东省院士工作站”等,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项目“硅纳米线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以实现硅纳米线/石墨复合材料的批量生产与销售盈利为目标,中科院物理所合作项目 “金属锂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研究”以实现金属锂负极的商业化为目标。公司的“产学合作”理念,不仅在于增强公司的研发实力,更在于回馈社会,借助公司的产业化平台,实现更多创新性成果的商业化,大大增强公司产品创新力及竞争力。

  另一大创新平台技术支持中心,荣获“深圳市工程技术研发开发中心”和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称号,中心拥有尖端的工程设备、一流的团队,大力开展工程技术创新活动极大的提升了二次开发水平,提升产业化工程能力和设备自主开发能力。

  2、独特的创新思想

  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创新思想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全员创新活动。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3、多维度创新机制

  以创新促内生式发展,首先通过体制创新,不断促进研发人才解放自我,进行多维度、多形式的创新。为将创新的精神和企业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公司成立了创新委员会,岳敏总经理亲自带领,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设备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多项创新活动,推动各层面、多维度、多形式的创新,从而从制度上确保了企业和员工的创新持续动力。

  为了确保创新能力有效实施,公司研发投入费用逐年增加,2014年创新投入占比销售额的4.88%。公司创建一个支持创新的环境,一方面沿用上级宝安集团所有的创新激励政策,同时还特别设立创新奖,以树立标杆,表扬先进,激发员工的在不同的岗位都能持续创新。公司每年举行表彰大会,公司高层领导亲自为获奖员工颁发奖状及奖金,以示鼓励。

  公司积极倡导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化,并有着完善的制度支持。《研究院研发项目激励办法》除开对成果创新的激励外,对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化也有明确的激励标准,真正做到“创造价值=财富”。

  创新成果展示一:工程技术创新

  技术支持中心通过自主开发,解决了众多工业化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并且在原有设备基础上通过设备改造等创新活动,最终实现提升收率,降低成本,为公司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创新成果展示二:产品与工艺技术创新

  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通过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拥有11项自主核心技术,公司有5项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3项产品获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证书,2项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新产品经第三方机构认证,其中“高容量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材料”、“低成本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和“高能量密度氧化亚硅负极材料”、3项产品认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BTR最终成为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真正的掌控者。

  创新成果展示三:标准与知识产权话语权

  目前,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推进研发成果专利化和标准化,通过实施专利标准战略,积极参与国内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对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提升、评估,同时也使公司的技术占领行业制高点,体现其技术研发的实力。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3202711/83321785/83070606
传真:0755-83320245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求是大厦东座1106-1109
深圳市创新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9 - 2020 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
联系电话:0755-8328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