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83285940
质量奖专栏 Products
Products 质量奖专栏

【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深圳中学-营造创新教育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精神传统:追求卓越、敢为人先

办学目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

 

深圳中学创办于 1947 年,1983 年被定为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2004 年获评国家新课改样板校,2007 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2017 年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和第二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作为以深圳这座城市名字命名的中学,深圳中学秉承“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紧随国家和深圳特区的前进步伐,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成为深圳教育的窗口和文化名片。 


全面立德树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引育并举,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教育,组建一支创新型、学术型的一流教师队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深中极力倡导并积极践行“让最优秀的人教育下一代,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目前,深中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 80 余人,北大、清华毕业的教师 100 余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海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 30 余人,教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师、名班主任 40 余人。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教学业绩突出、学术水平扎实、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整体水平跻身国内高中第一方阵。


学校通过开展“青蓝工程”、“树人计划”、校本教研等方式助推青年教师角色转化,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讲学,引领中青年教师成长。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育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双优”的一流班主任队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学校通过“树人计划”助力青年班主任成长,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研究能力,依托“树人班主任工作室”让资深班主任带领、培训青年班主任,传递深中教育经验,也让班主任队伍整体保持了对当代青少年教育新特征的开放心态。目前学校所有班主任均毕业于国内外名校,81 个行政班的班主任中,有 58 位北大、清华等名校硕士、博士。深圳市优秀班主任杜云老师、优秀党员班主任郝变花老师、高三年级副主任李惟熔老师等一批经验丰富的资深班主任,引领毕业于海内外名校的一批新生代班主任,用充满智慧的方式陪伴和指引学生成长与发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深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名校高学历毕业生加入深中,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能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创新水平。如一批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并有国际视野、很强学术研究能力及科研成果的中青年优秀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高端的学术指导与思想熏陶。他们的视野和格局会引领学生早立大志,存大格局。当然只有一流师资是不够的,还需营造适合一流师资发挥作用的氛围,让他们能更好地施展才华,释放潜能。


一方面,学校尽力关心老师,为老师们创造可以专心育人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社会上有荣誉感”。另一方面,学校的任务是真正挖掘和释放每位教师的专业学术力量,营造一流师资发挥作用的软环境、软机制,保障教师价值实现。在高端学术和一线教学之间搭建桥梁,打通高学历高水平教师的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在老师们的努力下,近四年来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共发表论文 181 余篇,出版著作109 部,新立项课题 24 项,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3 项,在教学、论文、命题比赛等比赛中获奖励 174 项。


因材施教,建构多元课程体系一流的课程建设是深圳中学建设世界一流高中的核心竞争力。深中一直高举教育改革大旗,始终站在中国课程改革最前沿,是国家课程改革样板校。学校从 2004 年就开始试点实施分层教学,全面选课,课程采用分层、分类、分项三种方式实施,采用学分积点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生的课程学习等级。2014 年,学校向社会发布了深圳中学课程方案。深圳中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推进落实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办学目标与应对新高考改革的要求,2018 年深中开始研制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方案中,课程由核心素养涵盖的六大系列的课程构成: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深圳中学-营造创新教育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中课程构成图

课程结构分四个层次:核心素养、课程群、科目、模块(或主题、任务群),围绕育人目标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个维度,全面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形成三大板块、六个系列和二十八个课程群的课程结构。将学校的德育课程、文化课程、健康与体育课程、创新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社团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环境。


构建具有深圳中学特色的“本校的课程”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将课程群内所有课程分为两大类:基础学术课程和深中文凭课程。基础学术课程由参加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所需要学习的科目与模块(主题、任务群)组成。旨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使学生达到一定层级的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满足高中毕业和升学的要求。该课程包括国家必修和国家选择性必修。


深中文凭课程是由深圳中学教师、客座教师及创新企业在深圳中学开设的,是“本校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前者的延伸与拓展、提高与深化,供不同需求、潜能和兴趣的学生选修,旨在促进学生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深圳中学以“按需选学”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见图 4)。为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提供涵盖 28 个课程群的 160 多门校本选修课程;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


【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深圳中学-营造创新教育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中学课程实施原则图


开放融合,打造多元创新平台:为了满足学生的高端学习需求,近年来,深中开门办学,积极融合课程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力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习环境。截至目前,学校已与北大、清华、华为、腾讯、大疆等著名高校、企业共建了 19 个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体验中心,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天文、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专业领域。依托这些平台,开设了一系列研究型、项目制的学习课程。


【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深圳中学-营造创新教育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深圳中学-营造创新教育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多元的学习、研究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数学为例,深圳中学国际数学资料中心,由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教授主持,珍藏了近万册国外原版数学书籍,并及时收集最新的数学学术前沿资料供师生使用。在物理学方面,深圳中学共有力学,电学,声、光、电热学,物理探究、物理创新等 8 个实验室。


2019 年 6 月,腾讯公司与深圳中学就腾讯青少年科技学院项目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围绕“科技+教育”主题,共同开展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构建特色科技课程体系。已经开展的项目包括:成立“深中—腾讯 NOI 联合实验室”,组队参加 VEX 机器人大赛,邀请腾讯技术精英为学生开展信息学讲座等系列活动。


2017 年 8 月,深圳中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梵高贝多芬办公室商定在深圳中学设立“深中—华为特殊人才奖学金”;2019 年深中与华为合作进一步深入,成立“华为—深中数理实验班”,并将于 2020 年秋季正式启动。深中与华为联手拓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培养的途径,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开办深中大讲堂,深圳中学在近三年邀请了海内外五十余位知名学者来校交流,如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博士、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


丰富多元的平台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教师提供了高端的专业发展平台,而且汇集了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校本课程设计开发,进行学术讲座分享,进而培养了师生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精神。


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智慧、有担当的一流人才是深圳中学建设世界一流高中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深圳中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办学 70 年多来,为社会培养了4 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校友。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组织、社团和校内外实践活动。学校目前有 100 多个在校注册社团,社团涵盖了科技类、公益类、实践类、体育类、艺术类、特长类、媒体类、社科类 8 个类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不同的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能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开展江西井冈山红色革命之旅和湖南长沙伟人足迹之旅,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革命历史,躬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深圳中学-营造创新教育生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圳中序学生社团(部分)



自由民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一流的校园文化是深圳中学建设世界一流高中最鲜活的力量源泉。朱华伟校长曾在媒体采访时说:“办学需要好的文化氛围,拿‘泡菜’打个比方,泡菜的味道决定于泡汤,泡菜水好,无论是白菜、萝卜、黄瓜,泡出的味道都好,否则,结果相反。我认为深中办得好的原因,就是把泡菜坛子的水调得好。一个人的成长,第一是天分,第二是后天环境,深中就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一所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思想,或者说学校的文化定位。校徽、校旗、校歌、学校的主体建筑以及园林景观等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近几年,学校通过内外沟通、形象宣传等方式传递学校文化,例如,深圳中学官方网站专门开设《深中文化》《深中教育故事》《深中人的脚步》等专栏,同时以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学校教育教学、学生活动、专家讲座等相关新闻,这是校园文化的现代媒介形态。


在深中建校 70 周年之际,学校发起关于“深中精神”的大讨论,得到各届校友热烈回应。经过充分讨论和反复斟酌,确定了认可程度最高的八个字作为深中精神的总结:“追求卓越、敢为人先”,这是深中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这些年来,学校开展了诸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是“敢为人先”的最佳注脚。“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中”的办学定位,也体现了深中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


自由与民主是“深中精神”的表现,也是学校文化的一大特色。由团委、学生会、社团联盟理事会、学生活动中心、学长团构成的覆盖校园生活的学生组织构建了一套校园民主的机制,为自由与民主的发挥提供制度保障。这样就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定期开展公民课堂,鼓励师生独立思考,培养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对话能力。此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坚持张弛有度,主动“留白”,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例如周一至周三下午第 9 节为社团活动时间,周四下午为校本选修课时间。如此,通过制度化的设置,深中精神根植与每个制度运行的环节中,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立足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一流的校园环境是深圳中学建设世界一流高中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客观而言,深中冲刺世界一流名校,目前的“短板”主要是硬件设施。70 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硬件落后等问题。近年来,新图书馆、新体育馆、新媒体中心、新宿舍、新食堂等相继投入使用,促进一流校园文化的形成。


当前,学校总体改造进入收尾阶段,这是新一轮高规格、具有深中特色的校园建设,必将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深中新校区正在积极建设,将于 2020 年秋季开始招生,新校区建成,将是深中迈向世界一流高中的重要一步。深圳中学新校区位于罗湖区泥岗西路 1068 号,西侧为北环大道,南侧为泥岗西路,东侧为泥金路,北侧为居民区;


总用地面积 10.8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7.5 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 13.7 亿元,办学规模为 75 个班、3750 个寄宿制高中学位。新校区的外观设计借鉴了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建筑风格,打破传统高中校园建设模式,实现规划理念的六大突破:科学与人文并重、发展与创新并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共享共生的理念。学校环境和硬件设施都堪称世界一流,新建单体建筑主要包括资源中心、宿舍及食堂、文体楼、STEAM 活动中心、风雨连廊、游泳中心及配套用房等。比如有 5000 多平方米的超大平层的图书馆,相当于老校区的两倍。配备“兰引三号”天然草的标准足球场,以及田径场、游泳池、攀岩墙等,在体育馆屋顶还设置了 4 个网球场。学生宿舍沿笔架山河而建,沿河岸形成一公里长的“绿色跑道”,方便学生锻炼身体。深中新校区将成为深圳未来三十年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窗口,是具有深圳特色、中国高度、与国际交流对话的学校。


明确目标,谋划学校顶层设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筹推进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而大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世界一流大学势必要有与其匹配的一流高中。2017 年,深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2018 年学校群策群力研制《深圳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为了推动落实“五年发展规划”,我校制订《深圳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18-2022)督导评估工作方案》,运用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学校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督导评估制度,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追求卓越品质。


2019 年,为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学校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中学世界一流高中建设方案》,并对其中十二项发展内容,制定了一整套运行方案,现正在逐步推进实施。


以帮扶促发展,辐射深中教育智慧2019 年,我校继续派骨干教师赴喀什特区高级中学支教,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了深圳特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接待广西百色高级中学教师来校考察,分享我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智慧,以及在新高考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探索经验;赴汕尾大屯村走访慰问贫困户,向广西百色高级中学、江西寻乌二中、新疆喀什二十八中、喀什特区高级中学、江西井冈山禾市中学捐赠多批书籍、物品。同时,学校也继续派出管理团队帮扶深圳中学河源实验学校、万科梅沙书院、亚迪学校、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深中龙岗初级中学、深中龙小等共同体学校。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3202711/83321785/83070606
传真:0755-83320245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求是大厦东座1106-1109
深圳市创新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9 - 2020 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
联系电话:0755-8328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