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755-83285940
质量奖专栏 Products
Products 质量奖专栏

全球质量发展与合作

——缅甸联邦共和国副总理兼计划与财政部部长吴温欣

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质量是国家发展范式和绩效保证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中国已将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和加速绿色转型纳入第14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另外,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这些举措彰显了中国顽强拼搏、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

近来,中国政府通过确立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业、为私人和外国投资者提供便利的投资平台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在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为世界经济从疫情中完全恢复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质量大会已在中国的不同城市举办了4届,历次会议的主题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即通过质量领域的伙伴关系和合作,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毫无疑问,本届中国质量大会将为我们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全球质量发展合作提供更多机会。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在后疫情时代,这一主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世界各国都需要增强经济韧性,促进经济发展。缅甸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制定5点路线图和9项目标,力求从疫情的不利影响中恢复并促进民生福祉。目前,缅甸的经济状况已在逐步改善,缅甸政府将继续调动国内力量促进国家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质量绩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应该相互关联,从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创新金融也是扩大质量管理范围、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催化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在数字金融、绿色可持续金融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鉴于此,缅甸也在加快数字金融的发展,并大力鼓励绿色投资。例如,缅甸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降低进口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关税和相关费用。根据短期战略,到2025年,缅甸将从中国进口大量电动汽车,这将为两国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并加深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此外,缅甸重视高质量产品和质量基础设施,正在与中国海关总署就海外生产注册方面的控制检验工作进行协商和合作。我们希望中国海关总署能够为缅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缅甸遵循东盟质量保证和能力认证体系的指导原则。这将提高缅甸的贸易质量,提升国民的福祉和生活品质。同时,缅甸制定了《2012年缅甸国家建筑规范》,并在2016年对这一规范进行了修订,以达到建设、城市规划和建筑在能源效率和绿色发展方面的质量标准。

本届中国质量大会为期两天,我们将在8个分论坛上重点讨论质量改进、质量绩效、质量合作、标准化建设、良好实践和数字化质量管理等议题。这些会议将拉近各国之间的距离,深化经济合作,使经济合作不再局限于产品层面,而是向更牢固的伙伴关系迈进。此外,来自各国的与会者将在分论坛中交流观点,共话质量控制管理,为政策的落地积累经验。本届大会设置的展览环节也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中国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技术仪器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某种意义上,价值共享以及新的合作、举措和支持能在实现共同目标和加强经济合作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基础设施对全球贸易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让-马里·波冈

近年来,全球贸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供应链中断和能源价格等重大冲击的严重影响。质量基础设施对全球贸易的支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将增长1.7%,高于此前预测的1%。因此,尽管全球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但在经历了所有这些冲击后,全球贸易依然韧性十足。

但是,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全球供应链和中间产品贸易的表现。世贸组织研究表明,从大多数区域供应链和全球供应链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世界中间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0%。这是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的警示信号,决策者应该予以重视。

重新聚焦于保障供应链交付能力的基本要素(即标准和质量基础设施)有助于减轻相关风险。质量基础设施通过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建立并维护信任关系,支持全球贸易保持韧性。在当今充满挑战的贸易环境中,质量基础设施提供的交换和互操作性基础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近年来的全球挑战表明,质量基础设施有助于危机管理。在疫情期间,部分国家不得不迅速实施生产能力和生产工艺转型。例如,肯尼亚的制衣厂开始生产个人防护设备,南非的酿酒厂也转而生产洗手液。确保新产品适合预期用途对质量基础设施来说极具挑战!

近年来发生的危机让我们认识到:国内产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需要具备应变能力和支持能力的质量基础设施来帮助管理和适应贸易冲击。从世贸组织内部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数字化和脱碳有可能颠覆贸易模式,并对质量基础设施产生影响;人工智能和其他数字产品具有促进贸易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推动了在网络安全和无形数字产品方面的监管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正采取不同的方法来鼓励脱碳、解决碳泄漏问题、确定碳定价、测量碳排放;在最大限度减少这些结构性趋势可能导致的贸易中断方面,质量基础设施将发挥核心作用……这些都是质量基础设施和标准化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世贸组织有两个与质量基础设施直接相关的关键论坛,即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委员会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委员会。在2022年6月举行的第12届部长级会议(MC12)上,与会部长们引发了关于“应对现代SPS挑战”的讨论。近期,在我们展望定于明年2月在阿联酋举办的下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之际,中国也在TBT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部长宣言草案。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加大对质量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此,世贸组织设立了标准及贸易发展促进基金(STDF),帮助加强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能力。世贸组织还收到了考虑在TBT领域建立互补结构的建议。

中国可以在上述各个方面提供帮助。在领导和资助发展中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提供的支持可以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当然,中国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包括其在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适应贸易冲击方面的经验和最佳实践,非常值得借鉴,有助于深化世贸组织的相关讨论。

成功的要素——标准、质量管理和经济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乌尔丽卡·弗兰克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我十分关注质量问题,这是因为在1987年,也就是30多年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迈出了变革性的关键一步。

此后,世界日新月异。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这也正是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即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效率,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安全和美好的生活。

过去几年,各国在实现这一目标时遭遇了诸多社会和经济挑战。但是,历经风雨,终见曙光。在克服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标准在中国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得益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出的各项努力。作为世界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贡献者,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供了市场急需的各项指引。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也就是中国解除大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后的前6个月,中国展现出了良好的复苏态势。

有些行业显示出强劲复苏迹象,有些行业依然面临挑战。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受到持续影响的市场和供应链中进行调整和创新。因此,我们应该以质量管理的原则指导行动。企业不仅要努力理解客户当前及未来的需求和期望,还必须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与自身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规划、设计、开发、制造并交付能够真正满足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这仅仅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的是,企业需要衡量和追踪客户满意度,并采取恰当的行动进行回应和改进。这些都离不开标准,尤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这些都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让我们以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为契机,将标准作为合作与协同的核心要素,共同推动经济复苏和质量变革。标准的使用和应用在变得日益重要的同时,也将更加数字化。这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正在制定机器可用、可读、可交换标准(SMART标准),为标准信息提供全新的获取方式,涉及标准2.4万多个,其中许多标准都能配合使用,构成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标准。

在健康、医疗设备、食品、大众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关键领域中,质量尤为重要,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让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这一主题,携手并进,追求卓越,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对卓越的追求,也将使我们能够跨越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这些标准的有效性和广泛适用性得益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独特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促成并促进了全球各方的参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便是其中的典范,其积极致力于700多个关键标准化领域的工作,同时管理着79个专注且专业的技术委员会。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展现了大家顽强的精神和以质量塑造更美好未来的坚定承诺。

IEC标准及合格评定助力质量提升

——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乔·库布斯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塑造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国际标准及合格评定,IEC致力于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和安全,给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

IEC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质量,其中包括为质量问题的探讨提供“通用语言”,即IEC标准。这些标准定义了与质量相关的术语和概念,有助于确保人们在探讨质量时获得相同的理解和认识。IEC标准建立在共识之上,不仅能促进国际最佳实践的运用,还能确保兼顾每一方的需求和意见。

IEC还制定了质量要求。IEC标准规定了产品、服务、流程要达到高质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些要求可以帮助各个组织提高自身产品及服务的质量。IEC创始人开尔文勋爵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说,一个东西如果无法衡量,便无法加以改进。IEC标准及合格评定为评估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提供了框架。这种框架能够帮助各个组织确定自身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质量。

质量关乎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一致性。IEC标准为电气和电子行业提供了通用方法,确保了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安全、制造安全和安装安全;致力于推广安全可靠的技术,这有助于降低事故、伤害及环境灾害风险。

IEC标准还能应对网络安全问题。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TC 1)向标准使用者阐释了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国际标准也能促进创新。IEC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从而为尖端产品和技术的发展铺平道路。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制定标准化术语,支持全球合作、促进监管;制定基础标准,确保所有人在采用已有或新兴技术开发新产品时,不必每次都去做重复性工作。

IEC致力于推动电气和电子产品的全球贸易,IEC合格评定避免了重复检测,使产品更容易进入新的市场。我们为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认可。

实际上,IEC标准可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它们能够显著降低产品研发制造的成本,使行业更加高效、更具竞争力。此外,IEC标准在促进电能效率和可持续实践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总而言之,IEC标准通过提供通用术语、制定要求、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以及提供质量评估框架,帮助各个类型、各种规模的组织提高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

TIC行业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角色和价值

——国际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主席、德国莱茵TüV集团首席执行官富笔

TIC(国际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是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全球性组织,致力于维护全球100多家国际检测、检验和认证企业的利益。我十分赞同本届质量大会主题背后的理念,即质量、合作和进步。

自2021年底进入中国以来,TIC理事会得到了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大力支持。双方就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数字化、产品检测和认证、国际贸易等相关主题,共同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坚信,我们的这些交流与合作还将继续向前推进。

中国在努力确立自身强大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TIC行业起到了更深层次的关键作用。TIC行业始终谨慎而行,确保质量不是一时的想法,而是成为产业兴旺、社会繁荣的坚实基础。供认证服务,为消费者、主管部门、政府和企业保证相关产品符合特定的要求,排除各种危险因素,确保产品质量,实现汽车、消费品、环保、食品安全等各个行业的目标。

至关重要的是,TIC行业是实现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合作方,在产品安全保障方面尤其如此。TIC行业的作用已不仅仅限于保证合规性,而是承担起了保障全球消费者福祉的责任。

从本质上讲,产品合规是负责任企业的基石。它强调安全至上,能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TIC行业表现出了专业性和可靠性,充分证明了其对独立性作出的坚定不移的承诺。我们的服务涵盖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确保产品始终合规。

总而言之,TIC行业树立了质量变革与经济复苏的典范。我们专注于产品安全与合规,以此夯实行业基础、促进消费信任,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实现发展。随着本届质量大会拉开帷幕,我们对质量的共同承诺必将为我们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质量与企业绿色发展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

100多年前,中国美国商会在北京成立,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在华的美国企业。目前,我们拥有会员企业近1000家,企业员工合计数百万。

质量不仅事关消费者的利益,也事关企业的发展。标准则是质量保持稳定和持续改善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中国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中,很多是在中国耕耘多年的国际知名跨国企业。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很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作出了贡献。同时,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的标准制定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正如中国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24条那样,中国美国商会和会员企业也期待能有更多机会,密切参与中国的标准制定工作,分享最佳实践,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会员企业的“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其供应链进行升级和创新使得更加绿色,同时通过降低排放、减少浪费和提升质量以提高其供应链的竞争力。总体来看,这些举措提高生产力,也有效管理了成本。

但是,质量与绿色供应链又有何联系呢?简单来说,质量在绿色供应链的所有方面都是必需的。无论是减少浪费、降低碳排、使用更清洁能源,还是生产高质量产品、消除过量库存、改善客户服务,强调质量都意味着要以长远目光看待当前投资带来的收益,而非只关注短期数月的财务回报。然而,目前一些制造商仍然沉迷于降低短期成本,而非长远的竞争优势和清洁环境。

因此,中国的供应链不仅需要健全完善,提高成本效益,也需要注重环境友好性。这并非易事。美国企业在美国国内和世界其它市场积累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绿色供应链创新带来其所需的最新技术、产品、服务及创新的商业和经营模式。其中,也包括融资创新,使全程产业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和供应商获得金融支持,确保他们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相信,与中国合作伙伴一道,能够贡献我们的最佳实践、远见、技术和投资,助力中国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加强中欧合作 携手打造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西南分会主席马晓利

中国欧盟商会西南分会在成都和重庆设有办公室,代表了中国西南地区的200多家各类成员企业。它们专注于中国市场,渴望帮助中国释放其巨大的经济潜力。

此时,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谈到合作,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推动全球化进程,还能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增进相互了解。企业的这些作用在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方面尤为明显,而欧洲在华企业则能够很好地在这方面为中国提供助力。它们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市场竞争。竞争会推动创新,还能确保商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效协助中国建立标准和法规体系,助力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中国始终重视产品的耐用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产品质量法》中强调了这一点。我们高兴地了解到,中国正在对《产品质量法》进行认真的修订。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格局和不断变化的质量内涵,这种修订显得十分必要。

如今,质量不再仅仅围绕安全性和耐用性,而是更加重视商品的个性化,以期更好地满足个人偏好。欧洲企业为欧洲相关法律的制定贡献了力量。因此,它们能够很好地为中国正在进行的《产品质量法》修订工作提供帮助。

中国国务院于8月1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受到了欧洲企业的欢迎。此外,加强中国政府与行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和协商也十分重要,中国欧盟商会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商业协会为此通过加强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联系、推动相关的讨论和对话等多种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质量大会等活动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全球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交流和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的平台。我们尤其需要就质量的内涵达成共同愿景,同时制定具有互操作性的标准和法规,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景。

质量变革推动传统企业焕新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贺信中讲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

今天,中国企业正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做转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中国制造在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质量体系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民营企业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当前的中国农业,食品供应充足,肉蛋奶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正在向着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新希望是一家民营农牧企业,40年来一直致力于“质量兴农”。40年前,国家刚刚改革开放,我们也是刚开始做饲料。靠自己的摸索,推动了产品的质量变革。20年前,我们开始放眼国际,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产业链的质量变革。近5年来,在国家、省、市市场监管部门指导、支持下,我们将质量管理贯穿到了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推行数字化质量管理,焕新了全方位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通过科技驱动,打造硬实力的产品质量变革。新希望集团瞄准国内技术短板,开展了鸭芯片、猪芯片、生物发酵饲料等领域一系列技术攻关,获得了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乳业建立了全程数字化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入选了本次大会的“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案例。质量提升带动了销量增长,饲料营收跃居全球第一,畜禽养殖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梯队,预制菜打造了一批亿元、十亿元的大单品。

通过卓越运营,推动管理质量的效率变革。去年,新希望集团开展了7个数字灯塔项目,覆盖养猪场、饲料厂、牛奶厂、调味品厂等场景。按照数字孪生底盘和机器人相耦合的模式,实现生产管理过程全在线、全实时、全反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我们的鲜生活冷链物流为全国近4000家客户提供仓配一体、渠道协同的冷链供应链服务,焕新了食材供应链的质量标准,成为生鲜供应链的头部企业。

通过组织再造,推动全集团发展质量的动力变革。新希望集团实行合伙人制,把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绑在一起。新希望体系已有100多家合伙企业,约500位合伙人。新机制下,每一个合伙人按照大质量观,为自己的质量体系全面负责。近年来集团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86项,获得数十项国家或省部级授予的质量奖项。新希望这艘大船也获得了有质量的发展,连续三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入选2022年《财富》最受赞赏中国公司。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艰难复苏中,农牧业更是面临经济周期和猪周期双重压力。复苏爬坡时,质量知马力。新希望期待与全世界行业伙伴一道,坚持质量信仰,用高质量发展穿越周期,不断满足全国乃至全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放国际合作 共创行业高标准

——梅里埃营养科学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卡地亚

中国政府能针对质量这个话题举办专题大会,我很赞赏。中国质量大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国际性、专业性的全球质量交流平台,在国际舞台上享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我们也看到,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的主题是“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这一主题也正是全球各国最为关心以及各个经济体正在不断寻求探讨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正日益密切,全球资源和市场高度融合,很多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标准、计量、合格评定等技术手段作为全球质量的“通用语言”,更是与合作和互认密不可分。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仍然能把提升质量当作调结构稳增长的必要手段,这对经济贸易相关国家是有着积极帮助的。我们非常认同以国际视野展开质量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分享和贡献各自的质量智慧和经验,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政府今年2月发布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我们看到中国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大力促进质量发展,狠抓质量提升,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质量提升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为打造中国品牌提供了坚实的质量支撑。《纲要》中明确了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特别提到了食品安全这一重点,要求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在实施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的过程中,中国建立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推进实施了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

作为一家总部在法国的跨国企业,我们扎根中国多年,专注于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和质量,致力于中国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几年前,我们拓展了在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渭南市和西安市)的布局和投资。我们愿同中国及全球各国一起,站在贸易国的角度看问题,向促进贸易互惠互利的方向努力,加强质量方面的国际合作,深化质量技术交流,共同促进质量变革和创新,与中国和全球各国共同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全球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人类更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及合作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标准化组织(GSO)主席萨德·胡塞比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于成都——这个中国“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质量基础设施为计量、标准、认可和合格评定服务提供了框架,是公共和私营部门、制造商、利益相关者和有关各方之间的“共同语言”。因此,质量基础设施需要获得国际认可,否则,这些服务的使用者(如出口商)将发现,其产品如果不经过重新检验、检测和认证,便很难进入国外市场,而这项工作十分耗时且成本高昂,可能会使他们失去竞争力。

质量、经济发展和一体化以及贸易促进是GSO最重要的优先事项和战略之一,也是实现该组织2001年成立宗旨的一个举措。因此,GSO拥有定义明确的质量基础设施模式。迄今为止,我们已针对各种产品和服务发布了超过26938项海湾标准和海湾技术法规,包括约1245项强制性技术法规,其中很大一部分与质量、城市各部门和智慧城市有关。此外,我们与成员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国家主管部门合作制定并实施了海湾建筑规范(GBC)项目,积累了独特的成功经验。该项目于2022年9月8日由海合会国家市政事务负责人发起,设置了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多个指导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除此之外,我们还与全球合作伙伴签署了多份合作备忘录和技术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中国与海合会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成果显著。近年来,中国和海合会国家之间的外贸总额不断增长,2021年达到了2289亿美元。2022年12月举行的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重申了双方在完成中国-海合会自贸协定谈判方面的共同利益。

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协调仍然是促进和增加贸易往来的基础,以确保产品安全、服务安全、过程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将提高双方技术合作水平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优先事项,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实现这些共同的愿景、目标和利益。

目前,海合会标准化组织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2015年,我们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技术合作计划。此举有助于消除海合会成员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技术壁垒,加强双方在计量、标准、合格评定、质量和培训领域的合作。

新冠疫情危机让我们意识到了标准化和质量基础设施的价值,也意识到了贸易开放和供应链的重要性。我相信,本次大会的成果和关于质量发展趋势、质量管理政策的共同见解,以及在本次大会及各分论坛会议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必将有助于促进各方合作与联络。

毫无疑问,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家政策、战略和市场监管规划,同时利用好创新、环保、可持续和具有气候韧性的转型工具和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应该加大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创新与研究的投入和关注力度,加强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只要我们团结共事、加强合作,我们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迈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质量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

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新型工业化是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是高质量的工业化,是重构中国产业发展格局的工业化。其基本标志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之举。

新型工业化下的质量是以高技术、高效益、强基础、强韧性、强品牌作为重要支撑的。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重视高质量发展,全面激发质量发展新动能。首先,质量是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石。新型工业化首先是具有高水平质量和效益的工业化,通过提质增效,提升我国工业的质量竞争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高质量供给支撑和扩大内需,推动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更好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其次,质量是强基稳链的关键支撑。新型工业化需要以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支撑,要突破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打造完整且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水平。最后,质量是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大质量观的内涵,低碳化成为工业化的新机遇,新的质量技术与管理体系正在快速重构,质量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创新的纽带,生态质量成为质量强国建设的新任务。

当前,全球质量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质量提升面临着重大挑战。首先,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持续挑战,供应链稳定性持续承压;其次,过剩经济的出现,导致质量需求和供给适配性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重新定义和审视质量;另外,技术迭代在加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大大增强。面对新挑战,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需要大力实施质量变革,重构质量体系,推动制造业尽早迈向价值链高端。

进一步建立质量变革新思维。在技术层面,需要重视场景驱动和用户体验,重塑质量价值,考虑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模式、新技术的影响,重构新质量体系。在管理层面,需要强化市场监管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互动,并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推动产业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道路作为首要目标。

进一步升级质量基础设施。要花大力气,破除影响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要素协同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新型质量基础设施应用体系。要从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出发,统筹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各要素的诊断、改进和提升,形成一套质量基础设施助力制造业高端化的新模式。

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质量变革路径。新的时期,要以破质量技术短板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优质制造,紧紧抓住数智化的赋能机遇,强化质量提升与科技创新的有效联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双轮驱动。构建中国质量技术与管理范式,协同化差异化推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变革是质量永恒的主题,让我们携起手来,聚焦质量变革,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强,贡献中国力量。

数字赋能 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浙江省副省长王文序

本届大会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突出强调质量变革与合作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与中国质量(杭州)大会提出的“质量 数字 绿色 融合”主题一脉相承、一以贯之,都旨在通过质量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自2021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举办以来,浙江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杭州质量倡议,以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02%,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至15.5件,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19.9万元/人,以质量变革的坚定步伐走出了一条质量变革的新路子。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质量升级。浙江深刻认识到,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是优化质量管理、加速质量提升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企业质量提升的赋能作用,引导企业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质量管控体系,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全面提升质量精益化管理水平。全省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8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89家,均居全国第一。大力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全省上线试运行22个行业产业大脑,建成52家未来工厂、601家智能工厂,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7.8%,人均劳动生产率达规上工业企业均值6倍。

着眼绿色低碳,推动质量发展。浙江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将绿色、低碳、环保作为全新质量属性,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率先发布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高耗能行业进行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深化绿色认证集成改革,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实施“增产品、优制度、强品牌、提能力、降成本”集成改革,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绿色流通,推动绿色认证从工业产品向农业、服务业及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绿色产品获证企业750家,证书1782张,覆盖领域17个。

加强互联互通,推动质量共享。浙江深刻认识到,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合作的重要基石。我们统筹建立更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政策体系,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出台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开展标准国际化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浙江省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22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1.3%,拉动全省外贸增长7.3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聚焦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构建与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大质量”工作格局,把质量建设融入创新全链条、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融入地方治理各领域,打造一流“浙江标准”“浙江制造”,不断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努力为质量强国建设和质量国际合作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稳步扩大面向东盟的质量开放合作 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苗庆旺

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质量开放合作是高水平开放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开放发展给予亲切关怀,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要求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同时要求广西深入实施质量强桂战略,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进标准化、品牌化,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广西牢记嘱托,立足特殊区位,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质量强桂行动,强化面向东盟的质量开放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筑牢质量根基,提升引领能力。广西建立面向东盟的计量、标准和认证体系。截至2023年8月,以制糖、汽车、机械等重点产业为核心,广西累计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修订超过2500项,发布广西地方标准2748项,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637项。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项目达到2207项,实现广西汽车整车检验检测能力全覆盖。低碳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和证书数量,已连续两年全国排名“双第一”。

优化质量服务,注入发展动力。打造质量服务“广西模式”,2020年以来建成“一站式”服务平台112个,全面覆盖11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中国和东盟企业提供咨询服务28.3万次,解决技术难题4500多个。依托中国-东盟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集聚区,与马来西亚、越南等8个东盟国家建立质量交流合作机制,2020年以来开展质量服务1200多次。建设中国-东盟/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准云平台,收录东盟国家标准题录信息7.6万多条、标准文本近两万份,以标准联通有力促进经贸往来。

搭建合作平台,增强开放活力。广西举办中国-东盟标准化论坛、打击侵权假冒合作发展论坛等,搭建起常态化交流机制,发布首个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标准化合作倡议《南宁倡议》。与市场监管总局“省部共建”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推动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展标准研究和应用。与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合作共建实验室,实现检测结果互认,2020年以来累计帮助696家企业777款高质量产品进入东盟及欧洲市场。在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合作建设水稻、甘蔗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近400公顷,推进农业先进标准研究和运用,普遍增产15%以上,工作成果得到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肯定。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广西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当前正紧抓“一带一路”建设、RCEP生效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等重大机遇,稳步扩大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搭建更畅通更宽广的“南宁渠道”。

下一步,广西将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用好国家给予的各类叠加支持政策,积极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高水平、高标准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建好用好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助力护航;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组建运营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打造中国-东盟区域高水平检验检测认证公共平台,扩大面向东盟、RCEP成员国的制度型开放合作,努力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升级、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传承航天精神 建设质量强国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洁

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人探索实践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质量管理之路,连续取得了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及火星探测等一系列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中国和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航天质量实践中,航天人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深入实施质量制胜战略,持续创新发展,厚植“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严慎细实”的航天质量文化,创新应用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过程精量化质量管理、全要素技术风险控制、一体化质量监督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形成了以航天“零缺陷”系统工程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模式,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面向新时代,航天科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航天精神,持续推进质量制胜战略实施,助推质量强国建设。

弘扬航天质量文化。不断强化全员“零缺陷”质量意识,坚持“质量至上”,丰富质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开展航天质量大讲堂、质量论坛、质量培训、质量创奖等活动,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质量氛围。创新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完善质量规章制度体系,提高质量依规治理水平。健全质量监督体系,提升质量监督效能。

推广先进质量方法。推广应用“五量”“三再”等质量方法,强化技术风险识别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总结提炼具有航天特色的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为质量事业贡献航天智慧。

夯实质量基础能力。扎实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工艺振兴工程,培育质量专业人才,加强原材料、元器件、软件、结构件等产品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量与可靠性、标准、计量等质量技术支撑机构作用。

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统筹数字化系统工程体系建设,应用质量大数据平台,推动质量业务全流程在线运行,深度挖掘质量信息宝贵价值,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赋能质量管理。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共同繁荣的机遇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

中国在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又开始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如今,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首要任务。

高质量是对卓越的承诺。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高质量意味着从流程、运营到合作等各方面都要保证达到同样卓越的水平。

这种全面的高质量理念是宝马集团在中国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宝马集团已经服务了超过700万中国客户。2023年上半年,我们在中国市场交付了超过39万辆BMW和MINI汽车。我们与中国伙伴携手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拥有460家本地供应商和600多家授权经销店。在沈阳,我们刚庆祝完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公司运行着宝马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约占宝马全球产量的1/3。当然,对于每一种产品和每一项服务,我们都在不断追求最高的质量和最佳的客户体验。

质量取决于经验和态度。多年来,我们的基本理念从未改变,即质量是对客户最重要的承诺。这也是为什么客户的声音和体验必须贯穿于从产品开发到使用,从销售到售后的每一个业务流程。我们的目标便是从最一开始就追求卓越的技术,践行零缺陷的质量理念,打造豪华的客户体验。

确保高质量,要求企业拥有正确的经营态度和强大的竞争实力,并且这个理念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对于宝马而言,质量是决定我们当下和未来在全球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高质量已成为宝马DNA的一部分。宝马集团在中国有近3万名高水平员工,他们每一个人都深知高质量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质量意识逐渐发展成为公司的质量文化。

质量取决于相互信任和信息透明。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我们每天生产2500多辆宝马汽车和与其相配套的动力系统。每辆车大约由两万个零部件组成,这意味着我们每天要处理超过5000万个零部件,这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对所有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可靠的高质量合作伙伴。

质量取决于真实的客户声音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产品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是由客户决定的,所以倾听客户的真实声音至关重要。如今的社交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各种杂音,时常令公众难辨真伪。因此,我们呼吁权威机构发声,以保证企业在质量方面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客户的真实声音决定着产品、公司和行业的更高质量发展。

质量有赖于合作。高质量不仅来自于行业伙伴的合作,还依赖于从政府、政策制定者,到学术界、行业参与者和专家的诸多国内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广泛合作。总之,高质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小到每个城市每个省份,大到每个国家,我们都在追求高质量经济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

开展国际合作一直是宝马集团的指导原则。今年6月,宝马集团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一份意向书,以深化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在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的合作。这彰显了我们对中国的承诺,以及引领我们不断前行的国际合作精神。现在,随着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我们面临着全新的质量挑战,包括不断变化的法律要求、不断提高的客户期望,以及高新复杂技术的整合。严格的安全法规对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质量也因此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高质量来之不易,它始于正确的态度,有赖于实力、相互信任、信息透明、聆听真实的声音及公平竞争的环境;取决于开放与合作。我深信,秉承这些原则,中国将不断加快“质量变革”,并成为国内和国际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共同繁荣的机遇。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3202711/83321785/83070606
传真:0755-83320245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求是大厦东座1106-1109
深圳市创新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官方微信
深圳标准认证
深圳标准认证
Copyright ©2019 - 2020 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
联系电话:0755-83285940